讀白金鎖老師《煙雨花溪》—— 賞花溪·品鄉愁·悟變遷
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,鄉愁似乎成了一種奢侈的情感,它藏在心底最柔軟的角落,等待著被喚醒。白金鎖先生的散文集《煙雨花溪》正是這樣一部能夠喚醒鄉愁、引發共鳴的作品。這本書共108篇散文,分“煙雨花溪”“故鄉春韻”“煙火鄉愁”等八個篇章,不僅僅是對故鄉靈壽的深情描繪,更是對人生百態的細膩感悟。
作者以靈壽為原點,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的山川河流、風土人情,勾起了無數游子心中那抹揮之不去的鄉愁。《靈壽的江南夢》中,作者將靈壽比作江南水鄉,用詩意的語言描繪了松陽河濕地農業觀光園的美麗景色,展現了靈壽在新時代煥發出的新活力?!豆枢l的杏子紅了》中,作者以杏子為線索,回憶了童年在故鄉度過的美好時光,表達了對故鄉的眷戀和對親人的思念?!洞群釉瓷暇栈ㄏ恪分?,作者將慈河比作母親河,贊美了慈河兩岸菊花盛開的美麗景色,表達了對故鄉自然風光的熱愛。作者筆下的故鄉,不是單純的景物描寫,而是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和獨特的感悟。他以細膩的筆觸描繪故鄉的山水草木、風土人情,讓讀者仿佛置身于靈壽的青山綠水之間,感受到那份濃濃的鄉愁。
作者不僅沉醉于故鄉的田園風光,更關注著時代的變遷和家鄉的發展。《滹沱河,靈壽的網紅打卡地》中,作者描繪了滹沱河濕地修復工程帶來的巨大變化,展現了靈壽在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中取得的成就?!队团璐澹杭t色金融的“搖籃”》中,作者回顧了晉察冀邊區銀行和印刷局在靈壽的歷史,展現了靈壽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?!短衅哔t》中,作者講述了油盆村七位農民自力更生、艱苦奮斗的故事,弘揚了“愚公移山”的精神,激勵著新時代的人們不斷奮斗。作者以獨特的視角,記錄了靈壽在時代浪潮中發生的巨變,展現了家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,艱苦奮斗、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風貌。
作者在描繪故鄉山水、記錄時代變遷的同時,也融入了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。《故鄉的老屋》中,作者回憶了老屋承載的童年記憶,表達了對親情的眷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。《兒時,跟隨父親走親》中,作者通過跟隨父親走親的經歷,展現了故鄉淳樸的民風和濃厚的親情,表達了對故鄉的懷念?!督鹎镌掤淖印分?,作者以蚰子為切入點,回憶了童年在田野間捕捉蚰子的樂趣,表達了對無憂無慮童年時光的懷念和對簡單快樂生活的向往。作者的文字中蘊含著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生命的感悟,他以詩意的語言表達了對故鄉的熱愛,對親情的珍惜,對人生的思考,讓讀者在閱讀中產生共鳴,獲得啟迪。
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白金鎖先生熟讀古典詩詞,在創作中信手拈來,運用自如。他將古典詩詞的意境融入散文的創作中,形成了獨特的詩化散文風格:文章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充滿了詩情畫意;善于運用比喻、擬人等修辭手法,使景物描寫更加生動形象;文章結構嚴謹,層次分明,邏輯清晰。白金鎖先生系中華詩詞學會、河北省作家協會、河北省詩詞協會、石家莊作家協會會員,任河北省散文協會、石家莊詩詞協會理事、太行風詩社社長。著有詩歌散文集《遠去的紅帆》,詩集《五月榴花開》《松陽春曉》《梅風菊骨》《沁園春集》《江城子集》《滿庭芳集》以及散文集《故鄉的杏子紅了》。《煙雨花溪》是作者的第九部作品集,也是第二部散文專集。
這部作品不僅適合喜歡散文創作的讀者閱讀,也適合想要了解靈壽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的讀者品鑒,更能引發每一個遠離故鄉的游子對故鄉的思念和對生活的熱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