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BCR深度解讀】通脹陰影下的日元承壓:能源成本飆升與政策觀望并行
1. 中東緊張引發油價上漲,日元應聲貶值
盡管中東局勢沖擊有限,但油價曾一度上漲,使能源進口大國日本的進口成本顯著上升,進而成為壓虧日元的重要因素。日元自6月13日以來兌美元下跌2.4%,兌瑞郎也下滑1.4%。
2. 日本能源負擔上升,貿易逆差擴大
作為幾乎完全依賴進口石油的經濟體,日本面對油價上漲時,外匯需求激增,削弱本幣市場流動性。同時,國內能源價格上漲加劇通脹壓力,剌激日元處于弱勢位置。石油成本上升導致進口全部用日元支付,這削弱了對日元的正常需求。
3. 加息預期支撐日元,但仍存阻力
1月數據表明日本企業商品價格指數(CGPI)同比增長4.2%,創19個月新高,推動市場預計日本央行可能在5月或7月調整負利率政策。短線內日元對美元有0.5%升值表現,顯示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預期正在加溫。
但與此同時,美國經濟疲軟、美元整體承壓,美聯儲仍未釋放明確降息信號,使得美元兌日元走勢具有一定回彈空間。此外,日本長期債市波動亦給日元帶來不穩定預。
4. 政策干預與市場預期矛盾加劇
美國總統對日元匯率的公開批評,以及潛在對日本施壓的貨幣政策言論,使得東京政府警惕市場過度波動。日本政府強調僅在投機性匯動過大時才干預匯市,中央行政策也因此面臨更多不確定。
? 結語與展望:
能源成本上漲成為本輪日元貶值主因,并進一步削弱通脹承壓下市場信心;
日本央行加息預期逐步升溫,可能在中期為日元提供支撐;
美聯儲與地緣政策的不確定因素仍將導致日元短期波動加劇;
投資者應關注日本能源進口結構、央行貨幣政策動向與地緣政治風向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