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首個:金賽藥業伏欣奇拜單抗獲批,半年降低痛風復發風險87%
上海 2025年7月3日 /美通社/ -- 近日,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(NMPA)官網發文宣布,金賽藥業自主研發的1類創新藥——金蓓欣(伏欣奇拜單抗)已正式獲批上市,適用于對非甾體類抗炎藥和/或秋水仙堿禁忌、不耐受或缺乏療效的,以及不適合反復使用類固醇激素的成人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患者。金蓓欣有望成為中國自身免疫疾病治療領域最大單品,滿足巨大市場需求,為廣大痛風患者保駕護航!
痛風有著"疼痛之王"之稱,據《2021年中國高尿酸及痛風趨勢白皮書》顯示,中國高尿酸血癥患者約有1.77億,痛風性關節炎(GA)患者超過1466萬人,成為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類疾病[1]。盡管傳統治療方案已廣泛應用于臨床,但近一半患者的疼痛等癥狀仍未有效緩解[2],大約60%患者在一年內反復發作[3]。尤其在降尿酸治療起始的3–6個月,約12%-61%的患者可出現痛風反復發作,痛風反復發作可影響患者降尿酸治療的依從性,進而出現尿酸控制效果不佳的惡性循環,導致關節破壞,還可能累及心臟、腎臟等多個關鍵器官[4,5]。研究表明,痛風反復發作后60天內發生心梗或卒中的風險可增加89%;30天內發生靜脈血栓的風險升高達131%;痛風患者慢性腎臟病(CKD)風險增加4.61倍,反復發作可達10倍,而合并慢性腎病的痛風患者發展為終末期腎病的風險也上升57%[6-9]。
痛風反復發作的背后,是巨噬細胞中NOD樣受體熱蛋白結構域相關蛋白3(NLRP3)炎癥小體激活釋放大量白細胞介素1β(IL-1β),引發炎癥級聯反應,在痛風急性期和間歇期均處于高炎癥水平,持續炎癥會顯著增加患者心腎負擔,造成長遠且嚴重的健康隱患[10-12]。因此,長期抗炎是痛風治療的基石。同時,長期抗炎治療可減少痛風發作,為降尿酸達標治療提供更好的時間窗,為靶器官的保護帶來長期獲益[12,13]。傳統藥物存在諸多隱患,難以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,且不利于痛風患者的長期抗炎治療。非甾體抗炎藥可能引發胃腸道出血、心血管疾病等嚴重不良反應[5];秋水仙堿的治療窗窄,使用不當可能導致中毒,長期使用會造成消化道和肝腎不良反應,嚴重影響生活質量[5,15]。預計到2030年,我國痛風藥物市場規模將達108億元[1],因此臨床亟需具備長期控制炎癥,降低發作頻率,且更加安全的創新治療方案。
伏欣奇拜單抗通過精準阻斷引發痛風炎癥的IL-1β起效。臨床數據顯示,伏欣奇拜單抗單次給藥后即可快速起效,6-72小時鎮痛效果與激素相當,6個月內首次復發風險降87%;且未發現與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[16]。
此次獲批是基于一項在痛風性關節炎患者中開展的伏欣奇拜單抗Ⅲ期臨床試驗結果,該多中心、隨機、雙盲、陽性對照臨床試驗共納入313例痛風急性發作患者,結果顯示[16]:
主要研究終點:72小時疼痛VAS評分改善伏欣奇拜單抗組非劣于復方倍他米松組,兩組間差異為-3.32mm (95% CI:-7.56, 0.91),95%的置信區間上限為0.91mm,小于預設的非劣效界值10mm,非劣效成立。共同主要研究終點:單次給藥12周內,首次急性痛風復發中位時間,伏欣奇拜單抗組和復方倍他米松組分別為:未達到和45天(95%CI:28.00,63.00);伏欣奇拜組對比復方倍他米松組降低90%(HR=0.10,p<0.0001)的首次復發風險。
次要研究終點:給藥24周內,伏欣奇拜單抗組對比復方倍他米松組降低87%(HR=0.13, p<0.0001)的首次復發風險,85.3%的患者0復發,創同類藥物更優紀錄,奠定其痛風抗炎藥物領域"Best-in-class"潛力地位。
在安全性方面,共計159例(51.0%)受試者出現治療相關不良事件,其中伏欣奇拜單抗組79例(50.6%),復方倍他米松組80例(51.3%)。伏欣奇拜組無治療相關嚴重不良事件,復方倍他米松組共有3例患者報告了治療相關嚴重不良事件。
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鄒和建教授:"痛風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,長期以來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生活質量的下降。伏欣奇拜單抗的獲批,標志著我們在對抗這種古老而頑固的疾病征程中,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。它精準靶向痛風炎癥瀑布反應的‘核心引擎'IL-1β,從炎癥反應的關鍵環節入手,有望從根本上改善痛風患者的病情。在臨床研究中,我們已經看到了它在緩解痛風癥狀、降低長期復發風險方面的顯著效果。作為風濕免疫科醫生,我們對此感到由衷的振奮。未來隨著更多臨床數據的積累,我相信伏欣奇拜單抗將為痛風治療帶來更多驚喜。讓我們共同期待它在臨床實踐中的表現。"
長春高新集團總經理、金賽藥業創始人、總經理兼首席科學家金磊博士:"技術創新始終是驅動時代變革的核心力量,我始終堅信創新的力量,金賽藥業將通過技術創新和堅定不移地持續高研發投入,打造更多創新支點,助力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。未來企業將瞄準研發TOP3、國內首創目標,聚焦亟待解決的臨床需求,釋放更多細分賽道的創新潛力。"
作為國內首個IL-1β單抗,金蓓欣(伏欣奇拜單抗)的成功獲批將迅速填補我國痛風領域長效抗炎精準靶向的治療空白,為飽受痛風性關節炎反復發作之苦的廣大患者帶來福音。
除痛風外,研究顯示,IL1β單抗長期抗炎治療還可帶來心血管、骨關節、呼吸等方面的額外獲益,在代謝性疾病和腫瘤領域也極具治療潛力[17-20]。